勇闯技术无人区,杉杉能源高镍无钴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12月10日 近日,杉杉能源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,高镍无钴材料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明年有望推出第一代产品。 过去一年,新能源汽车行业聚变,对杉杉能源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。在杉杉能源总经理张炯看来,锂电材料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,机会不容错过。迎接新能源革命,我们时刻准备着!

近日,杉杉能源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,高镍无钴材料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明年有望推出第一代产品。

过去一年,新能源汽车行业聚变,对杉杉能源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。在杉杉能源总经理张炯看来,锂电材料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,机会不容错过。迎接新能源革命,我们时刻准备着!


Q1:锂电池的应用市场面临哪些的新趋势?

张炯:随着补贴退坡及补贴门槛的提升,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将面临洗牌,在市场化竞争下一大批实力较弱的企业,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会越来越高。此外,外资车企不断加强在中国布局,未来大规模发力新能源汽车,例如特斯拉在中国的建厂销售,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进一步形成冲击。数码消费类市场当前发展比较稳定,但不排除未来由于动力市场的竞争,部分企业转型3C领域产品,导致数码消费类市场也面临新的竞争局面。

Q2: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竞争带来了哪些机遇?
张炯:补贴取消、行业进入市场化竞争,意味着真正让客户去选择产品,到了企业实力见真章的时候。对我们材料行业来说,有挑战,更有做强的机遇。 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,这是市场一致的预期,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市场;另一方面,经过这两年的波动,在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下,行业里留下的是拥有更强综合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,这意味着我们的客户也更加优质化。 面对这样的形势,我们必须要保持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,以更优的性价比立足于市场,迎接这一轮历史机遇。
Q3:杉杉能源如何把握机遇?

谭欣欣:杉杉能源的产品主要是集中在钴酸锂、三元材料和锰酸锂三大类产品,涉及数码消费、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方向。目前的市场对产品提出了新的需求,要向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成本方向迭代,使得产品有更好的续航能力、更长的使用寿命、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。


突破关键技术

在数码消费类市场,主要应用钴酸锂,电压越高能量密度越高,但技术难度越大。目前全球具备量产4.45V高电压钴酸锂技术的企业,屈指可数。杉杉能源最早突破4.45V钴酸锂,拥有核心技术并获得了国际专利PCT的认可和通过,也是全球首家成功实现4.45V钴酸锂规模化生产的企业,市场占有率达到60%以上。未来4.45V钴酸锂在高端的旗舰手机、笔记本、平板电脑等产品上将逐渐成为应用主流。 钴酸锂不断朝着高电压的方向迭代应用,现在我们在开创性地开发4.48V和4.5V,这意味着在突破行业的天花板。很难,但我们一直坚持在努力创新。 在动力电池领域,因高能量密度要求,高镍三元材料未来将逐渐成为主流,三元材料的优势相比磷酸铁锂非常明显,但同时技术难度较大,对成本的要求也较高。 目前市场上的三元材料同质化严重,尤其在单晶三元领域,为进一步凸显优势,杉杉能源在前驱体、烧结、掺杂等方面嵌入了独到的理解和设计。

我们并不是简单调整了某几个参数,而是通过对失效机理、材料结构特性的深入理解,针对特殊的元素选择、特殊的结构设计以及工艺的优化进行研发,使得产品兼顾低成本、高容量、高安全和高循环性能。每一步前进,背后都有我们研发人员成千上万次的科学实验。 杉杉能源当前已经实现了高镍材料88NCA以及83NCM的量产及批量出货,客户包括国内外电芯厂,同时90Ni的NCM也已在国内率先推出。 钴在材料中承担着稳定结构的作用,但成本较高,价格波动大。要实现高镍无钴,难度非常大。我们正在研发的高镍无钴材料,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不久的未来将正式推出。高镍无钴将使产品实现高容量的同时,具备更有竞争力的成本,更优异的循环、存储和安全性能。


打造平台优势

杉杉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,以及先进的产线装备,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。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电高能材料成功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项目。基于这个项目的背景,我们在新车间应用机器人、在线检测技术、ERP技术等新技术,实现了无人化车间,降低了能耗的同时提升了产品品质。 此外,吃苦耐劳、极速行动的企业文化,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极致体现。杉杉人敢闯敢拼,有着高效的执行力和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,是极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。 这些都能够让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响应客户新的需求,完成技术改善。
2020年杉杉能源的市场与研发规划
张炯:杉杉能源的钴酸锂产品目前已经获得了全球顶尖电池厂商的认可,我们要继续发力动力三元材料,争取与已有的优质客户建立全方位的合作,同时推进新的大客户合作。 谭欣欣:在研发领域,杉杉能源要继续保持钴酸锂的领先优势。忘掉昨天的荣耀,开始新的征程,进入更高电压的突破。同时,尽快推出行业内第一代高镍无钴产品,占据高镍材料领域的技术制高点。在现有产品方面,争取能涵盖市场上的大部分应用领域,做到同样的性能与品质,同时给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种类选择。